南方日報訊 (記者/胡良光 通訊員/周榮嘉 荔群宣 張束衡 謝楓)協助新中國大廈某公司員工拿回欠薪和經濟補償金、幫助外來務工人員討回因公致殘所應得的賠償……19日,南方日報記者從荔灣區司法局獲悉,該區打造了“15分鐘法律援助圈”,以解決服務群眾“最後一公里”問題。
  協助新中國大廈員工追回50餘萬
  不久前,新中國大廈進行大刀闊斧的消防整治,有多名員工集體到法律援助工作站尋求法律幫助,他們所在的臻某公司因涉黑被公安機關查封,40名公司員工被迫失業,產生了一系列工資及解除勞動合同經濟補償金問題。
  荔灣區法律援助處決定立即開闢員工討薪維權“綠色通道”,簡化程序,當即受理快速指派,為該公司員工提供法律援助,避免他們採取過激行為,引導其通過合法途徑維權。
  荔灣區法律援助處主任鄧昊晟表示,經過多部門聯合調處,目前該公司40名勞動者的工資以及經濟補償金已全部確認且發放完畢,共涉及金額約50餘萬元。
  此外,法律援助處還協助新中國大廈另兩家公司約70名員工進行勞動仲裁,以追回30多萬元補償金。
  據介紹,近幾年來,該處處理了較多大型的群體性案件,已建立起成熟的突發性群體案件快速反應機制。
  為困難群眾敞開法援大門
  何某在芳村花博園工作了11年,公司一直沒有與其簽訂勞動合同,更沒有為其購買社保。何某在工作中不小心從高處墜下,導致右腿粉碎性骨折。事發後,公司既不承認與其之間的勞動關係,更拒絕支付相關的醫療費用。因無力承擔高昂的醫療費用,何某在醫院治療了一個療程後放棄治療回家休養。
  一籌莫展的何某想起曾拿過一張法律援助便民卡,抱著試一試的心態,他撥通了荔灣區法律援助處的電話,沒想到工作人員立刻上門來瞭解情況。
  在法援律師的幫助下,荔灣區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依法作出裁決,確認了何某與公司11年的勞動關係,爭取到了有關賠償款項以及醫保、社保等福利。裁決後用人單位不服,起訴至法院。荔灣區法律援助處繼續為何某提供法律援助,法院終審判決維持了仲裁裁決,何某的合法權益得到了維護。
  啟動法律援助上門服務是荔灣區為擴大法律援助覆蓋面推出的舉措。讓法律援助工作人員和法援律師通過上門服務,主動為困難群眾義務提供法律咨詢、代寫法律文書、辦理法律援助申請等服務,目的是“不讓一個困難群眾徘徊在法援大門外”。
  207名律師提供專業服務
  “荔灣打造了15分鐘法律援助圈,有的街甚至是5分鐘或10分鐘法律援助圈。”荔灣區司法局調研員、副局長黃明珠介紹,該區打造了一個好平臺、一支好隊伍,解決服務群眾“最後一公里”問題。
  所謂“一個好平臺”,即構築了一張法律援助的“大網”,縱向由區法律援助中心(1個)、司法所法律援助工作站(22個)、社區法律援助聯絡點(216個)構成,橫向則包括4個聯絡站,區工會、區婦聯、區團委、區殘聯。
  “一支好隊伍”指全區律師庫,共207人,其中社會律師152人,法援律師45人,公職律師10人,實現了216個社區法律顧問全覆蓋。
  據瞭解,今年,荔灣區司法局通過開展“門店式服務”、預約上門服務、開闢快辦通道等,打造“零距離便民”法律援助。今年1至5月中旬,荔灣區法律援助處接待群眾法律咨詢共3064人次;指派法律援助案件共193人,困難群眾、外來工在家門口就可獲得專業法律幫助。  (原標題:打個電話法援服務送上門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bb00bbsik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